在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全国工作推进会于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协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学部、心理学部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张婷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受组委会邀请参加了本次大会。
首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作“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三年工作总结与展望。三年来,公益行动计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了6000余所基地学校,建成了覆盖地市区县的学校与教师共同体系统,培育了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教育共同体文化,汇聚了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企业、媒体、公益组织的跨界支持力量,营造了立德树人、尊师重教、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与教师的育人能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认同。董奇校长提出了8个目标:一是数以十计的育人品牌活动和品牌成果;二是数以百计的参与机构;三是数以千计的各类育人工作室;四是数以万计的育人示范学校;五是数以十万计的育人骨干教师;六是数以百万计的优秀育人案例;七是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学生获益;八是数以亿计的相关人群受益。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在推进会上发表讲话。他深度解读了十九大后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对公益行动计划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凝练核心理念,为基地学校提供鲜明的导向和引领;二是扩大实施范围和规模,带动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参与其中;三是培养骨干队伍,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影响作用;四是进一步整理提炼教师优秀育人案例,建设“中国好老师”培养培训示范区,广泛推广育人经验和成果。
大会表彰了一批优秀育人案例、突出贡献网络平台,公布了首批育人工作室主持人名单,并颁发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2017 年度感动人物奖。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张婷老师的育人案例《静待花开》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该文章被收录在“中国好老师”聚焦育人,汇聚经验教师优秀育人案例集中。
17日下午,大会举办了“中国好老师”育人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为题、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以“立足文化自信,致力文化育人”为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综合处张辉武副处长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育人逻辑”为题依次做了专题讲座,首批入选的育人工作室主持人分两组进行了圆桌高峰对话。
作为“中国好老师”在陕西的基地校,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领导团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专家治校。秉承“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办学使命,为每个学生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型”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不断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学业水平优秀的合格公民。
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开拓创新、励精图治,通过“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教学模式,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